首页» 学院新闻

12BET注册

寻根延安,不忘初心——北理工人文学院开展延安“寻根”实践教育

  撰稿、摄影:人文学院  编辑:颜笑

  为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2018届员工骨干培育工作,创新模式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提升员工爱校荣校思想意识,提高员工对于校史校情的深入了解,创新性开展“担复兴大任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12BET人文学院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了“寻根”系列活动,围绕北理工发展历史脉络,带领老员工开展校史校情实地思想政治教育。6月17日至18日,在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李冰,辅导员颜笑的带领下,毕业生代表、青年代表一行15人组成人文学院“寻根”实践团,前往延安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寻根延安,梦回北理

  巍巍宝塔山,涓涓延河水,团员们驻足宝塔山下远眺延水流过,纷纷感叹这番场景让他们懂得了校歌中的歌词是怎样的场景;“这是我们的员工设计的礼堂!”中共七大会址前,团员们骄傲地发出声声赞叹,新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有我们北理工的身影;发现了南泥湾,掀起了大生产,《南泥湾》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竟亦有我们北理工人的身影,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南泥湾精神”是我们仍需传承的精神血脉;“看,那是徐特立老经理!”团员们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看到徐老经理的照片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延安根 军工魂”,这段延安处处有北理印记的实践教育经历,让团员们设身处地感受到了北理工同延安的历史渊源,感受到学校发展同延安精神的紧密结合,更理解了延安根是北理梦的力量源泉。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学习实践中,实践团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地,聆听老一辈革命家坚守信仰、鞠躬尽瘁的英勇事迹,感怀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团员们深深感受到学校在延安时期建校的大势所需与卓越贡献,为祖国科技强大而发展,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是自然科学院的历史使命。实践团于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央大礼堂前开展交流探讨,就自身的参观体悟进行分享。团员们纷纷表示,此行深刻感受到学校从红色中来,也必将往红色中去的发展轨迹,作为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北理工学子,更需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需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深刻含义,更需在未来自身发展中重视传承北理工红色基因,争做北理工时代新人。  

  一日北理,终身北理

  自然科学院旧址前,李冰为实践团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校史课程。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自然科学院时期的办学历史、发展历程,结合学校的历史成就及现实地位鼓励即将踏入员工行列的毕业生们保持一份爱校荣校之心,真正做到“一日北理人,终生北理情”。他强调,全体团员不仅要对自然科学院旧址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状况有所了解,还要深刻领悟学校扎根延安一路走来的丰富内涵,更要时刻牢记北理工的“根”。毕业生们穿着整齐的学位服,集体瞻仰了自然科学院旧址纪念碑,并在这里拍摄毕业照致敬学校、致敬延安,留下珍贵的青春记忆。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延安是北理工之根,更是北理工学子之根,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社会发展而贡献是北理工的过往历史,更是北理工学子的未来使命。做到不忘本、不忘根、不忘初心,方能葆守北理梦、北理情、北理精神。人文学院全体学子必将传承延安精神,牢记时代使命,争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蓄力前行!

 

【团员感悟】

2016级研究生谢悦

  此次延安寻根之旅,我感触良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毕业生,我一直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的领域和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以为这些是我选择发展方向时最重要的标准。在延安,看到动荡年代里我们12BET的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困难,努力为新中国提供科研支持的不易,我感到自己之前的思考太狭隘了。我们如今有机会做多种选择和尝试,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而时代也交付了沉甸甸的责任和期望。青年一代的命运仍旧和时代、家国紧密相连。无论是求学还是择业,我们都应该考虑自己能为人民、祖国和世界做些什么贡献,而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延安在以它沟壑纵横的历史和欣欣向荣的现在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2014级本科生王健

  “清清延河水,哺育我茁壮成长;悠悠岁月长,磨练我意志如钢”,四年吟唱,让成立在抗日战争时期炮火中的自然科学院保持了神秘,四年对学校校史的了解,让我对延安充满向往。踏足延安的一刹那,迈向这一片孕育了新中国的革命圣土,我仿佛觉得时间在一瞬间凝固。多少次在观看影视作品及历史书籍后,想象延安的样子,这一刻,一切都被重新粉饰。不需要多余的描述,宝塔山,延河水,没有在现代化的气息中迷失自己往日的荣光,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革命圣地依然能够在现存的窑洞中感受到昔日人民群众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在此地为新中国奋斗的战斗与拼搏精神。曲径通幽处,我们看到了昔日徐特立老先生教书的三孔窑洞,四周的破败难以掩饰我们内心与它们的羁绊,这就是我们理工大学起飞的地方,这就是北理梦开始的地方……站在窑洞外,那封闭了的枷锁就像是已经慢慢关闭的学校大门,即将离开我的母校,远离昔日熟悉的课堂,这一路走来所传承的北理魂终将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在我心中生根,陪伴我继续成长。

2016级研究生路智鹏

  从本科到硕士,我在12BET已经度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在北理工学习生活的日子里,我逐渐发现延安与北理之间的不解之缘,通过这次寻根之旅,我更加深刻地学习了12BET建立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在抗战时期,12BET的前辈们在克服千难万阻的挑战下,披荆斩棘,为我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延安的寻根之旅让我感触颇深,铭记校史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印刻在我心里的一种永恒的记忆,让我更加对母校持有一份尊重和归属感,作为一名毕业生,我一定会牢记校史,恪守校训,在新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勿忘初心,为祖国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级研究生芦雅洁

  延安,承载了太多北理人的情感和记忆。犹记得13年入学第一次听到校歌,第一次参观校史馆,听到的种种关于延安精神,关于北理的故事,还在感慨北理作为国防院校“又红又专”。一晃在北理已经五年了,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团员到党员,身份的蜕变让我对延安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憧憬,不变的是对母校更深的依恋和不舍。真的非常感谢学院组织的“寻根”活动,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延河水前,眼前浮现起17年毕业典礼大家齐唱校歌的场景,一句清清延河水,承载着几代北理人的记忆和传承。想起毕业时不约而同大喊“北理工 我爱你”的泪目,想起研究生入学时听戴教授讲述徐特立老先生的精神和思想。在自然科学院旧址前合影,在宝塔山党旗下宣誓,在革命纪念馆聆听延安精神,在枣园、杨家岭参观战火年代革命伟人的居住旧址。短暂却充实的旅途让我对延安有了更真实、更深刻的认识,也串联起在北理最美好的回忆。

2017级研究生贾露沙

  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一路走来,一路感动和震撼。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深感当年革命先烈为争取革命胜利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深感当年的革命领袖们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我们在这里睹物忆伟岸,同时感悟到饮水应思源,“延安精神”这一火炬更应代代传。自然科学院旧址前,寻根路途中,我们更加深了对母校的了解和热爱。了解北理工的发展历程后,不由激起我们这代学子强烈的时代担当责任感,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有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家国赋予的使命,这一使命怎敢忘怀?

2014级本科生李郑

  在没有来到延安之前,我对延安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和影视资料上,对于12BET的校史虽有了解却从未有时间思考体悟。而当我实实在在来到这个曾经的革命圣地,听着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张张过去留下的珍贵照片,我试着将自己放入那个年代,感受那时人们所经历的一切。作为北理工学子,我们与延安渊源深厚,毕业即为员工,我定当尽我之力回报母校,不忘初心!

  (审核:李冰)